通知公告

关怀,成长与怀念

发布时间:2010-07-24 

河南省轻工科研所    于冰

 

       敬爱的蔡祖泉教授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人格魅力,却永远存活在我们心中。他一生光明磊落,诲人不倦,是我一生中的良师益友,是我尊崇的榜样。
       深刻认识蔡教授的时间是在1976年我的毕业设计中,我与王新英、张建中、梁淑文学友四人一个课题组。毕业设计为军工项目:96吋125W大功率功率荧光灯,项目导师为周太明教授。摆在我们面前的技术难关是:阴极设计;长达2.4米的灯管启辉、启辉器配合以及潘宁效应气体的配比;管压降的提高及电路配合。这些技术难关是在蔡祖泉教授、周太明教授的身传口授下逐一克服的。蔡教授往往是亲自上阵,接灯、排气、分解、激活直至灯的点亮,乃至后来成品灯安装于复旦校长会议室,上海北客站等处试验寿命。在他和周太明教授的指导下,我们的毕业论文《大功率荧光灯的研制》发表于全国学科杂志《电光源通讯》1977年第二期上。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蔡教授一直关注着河南省的电光源科技发展。他的足迹遍及河南省各个电光源企业。八十年代时他已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且那时河南的交通状况很差,公路常年在修路,往往要颠簸很长时间才能到达,他往往是每到一个工厂顾不上休息,精神抖擞,全身心投入当地的电光源科研项目指导,还经常给企业技术骨干做技术报告。在他的指导下,河南一批企业的电光源科研项目先后通过省及有关市科技成果鉴定;诸如400W钪钠灯项目,9W、11W节能灯项目;2000W碘镓灯及其配套灯具项目;T8荧光灯项目;300W太阳灯项目等。令人感动的是:蔡教授每到一处工厂,既不要工厂出差旅费,也不索要任何报酬,他的心关注的是河南的电光源科技进步,赶上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
蔡祖泉教授一直关注着河南的照明事业发展及河南省照明学会的建立。河南省照明学会的酝酿成立,应当追溯到1987年底。当时著名电光源专家、复旦大学副校长蔡祖泉教授来安阳灯泡厂参加项目鉴定会。会余,蔡教授对我们说:“中国照明学会成立了,你们河南也应该成立省照明学会了,……”在蔡教授的倡导下,河南省一批从事照明学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积极筹备成立河南省照明学会。河南省照明学会于1989年4月28日成立。蔡祖泉教授亲赴大会祝贺,并在大会上作了十分精彩的学术报告。至今时日,已经整整20年了,与会代表仍历历在目。短短的20年里,河南省照明学会从成立时的“白手起家”,发展至今天,拥有自己的办公地点、自己的网站、自己的报纸;从当初只限于两三个专业,不足百人会员的学会,发展至今天拥有九个专业委员会的数百名会员的学会;数十篇学术论文屡次在省级或中国照明学会的评选中获奖,多名会员获得了奖励。
       蔡教授一直关注着我国的电光源科技进步,在蔡教授的倡导下,第一届中国照明学会电光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初瑜、副主任委员陈大华等积极策划第一届全国电光源科技报告会。我作为中国照明学会电光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配合他们工作并参与了论文征集、佛山会议、重庆论文初评、河南信阳鸡公山论文评审。自此之后,若干年内又相继召开了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电光源科技报告会。我国的电光源科技进步令世人瞩目,在蔡教授的关心与领导下,于2007年成功地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11届国际电光源科技会议。
我一生中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与敬爱的蔡祖泉教授息息相关,他的关怀令我难以忘怀。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的霓虹灯制造技术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后30年霓虹灯工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80年代霓虹灯制造技术仍属于封闭的师傅单传徒弟的工艺技术水平。蔡祖泉教授决心改变这个状况。他组建了写作班子,书名定为《霓虹灯原理与制造技术》。由他和陈大华教授担纲,我有幸参加其中的编写工作。但我是一个无名小辈,自己忐忑能否胜任。他激励我要努力要奋斗,就一定成功。在他和陈大华教授组织下,书的资料调研、大纲拟定、分工编写在认真进行中。该书于1992年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从立课题到出版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市场销售表明很受读者欢迎,霓虹灯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之后相继出版了《霓虹灯制造技术与应用》《实用霓虹灯技术》《中国霓虹灯艺术与工艺》《霓虹灯制作技术》(教材)等。其中《实用霓虹灯技术》还获得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他不幸身患绝症住进医院,在医院期间他依然关注着由陈大华教授担纲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在他有生之年我们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一套五册《霓虹灯制作员》于2008年出版了。
       谨以此文怀念敬爱的蔡祖泉教授

 

Copyright (C)2015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   邮编:200438   电话:(86)021-3124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