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届学生怀念蔡教授

发布时间:2010-07-24 

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宋贤杰

 


       蔡教授与病魔长达一年的相争,最终无力归天。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有时是渺小的,无奈的,这是自然规律,也和做灯的规律一样,通电了,灯亮了,于是有了100%初始的光通量,然后有了光衰和有效寿命,最后灯灭了,而留给我们的什么也没有,只有一片黑暗。然而我们的老师蔡教授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怀念和永远的光芒。能做到让许多人永远怀念的,除了领袖人物,还有就是科学家、艺术家等知名人士,然而蔡教授就象我们的亲人一样,平易近人,没有官气,没有霸气,他的一生充满了探索和创新。
       弹指一挥间,蔡教授创办的复旦电光源专业已经历了36个春秋,总计培养了近千名学子,为国家的电光源事业播下照明的种子。如今他们已挑起了照明事业的重任。这一切都和蔡教授的创新思维、敢于挑战、善于培养、关心师生切切相关。如果没有他当年创办专业的勇气,也就没有如今威振天下的复旦电光源,也没有我们这些教授的荣誉和地位。因此蔡教授为党和中国的照明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给我们师生带来了阳光雨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我作为蔡教授创办专业的第一届学生也已到了花甲之年,回忆起与蔡教授几十年的相处,仿佛就在眼前。有时我们一起做实验,在真空泵循环声中一直工作到下半夜,然后一起去食堂。有时为了一个项目我们一起去重庆、成都,沿途列车员听说是蔡祖泉教授,肃然起敬,我们也得到了关照。当年为了参于国家电影光源攻关项目,有机会与教授下基层参于研发,深感蔡教授对元素周期表中100多个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能十分清楚,他几乎每天要让我们选用新元素作为填充物做新灯,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对泡体的表面负载、阴极位降、发光物质发射波长等等,是十分熟悉,做到心中有数,无需查字典和文献。这样随时可以改变方案和调整实验数据,由此反映出他对科学实验是那么地追求,那么的热爱,那么地迫切。
       他为我国的照明事业走遍大江南北,参于研发卤钨灯、氙灯、节能灯、陶瓷金卤灯。如今被广泛地应用在照明工程各个领域。尤其是上海外滩的景观照明、东方明珠照明都留下了他的智慧和汗水。甚至在入院的前夕,重病在身的他还和笔者一起在广东参于LED光源发展研讨会,并主动要求挑重担,此时蔡教授当时己是83岁高龄。
       蔡教授是中国的爱迪生,他十分清楚白炽灯的光效只有10LM/W左右,节能荧光灯的光效60LM/W左右,金属卤钨灯的发光效率是80LM/W左右,LED的发光效率是100LM/W,这是光源演变的发展过程。如今,蔡教授离开了我们,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向新光源进军,为光源而献身,研发更多更节能的光源来照亮世界,照亮在天堂的我们敬爱的蔡老师的心中。今天带着怀念的心情,献出一张我们首届学生与蔡教授的工作合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蔡教授的许多许多,包括过去和将来,追求和理想。

 

2009-8-6

 

Copyright (C)2015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   邮编:200438   电话:(86)021-31242633